今天(4月6日)是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過世的日子,這位門薩學會(Mensa International,世界上規模最大及歷史最長的高智商同好組織)的副會長雖然貴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然而他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世人所緬懷。這位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代表人物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著作類別除了哲學類外幾乎無所不包。
大師的作品中以1965年得過雨果獎史上最佳科幻小說系列的基地系列(The Foundation Series)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和機器人系列(Isaac Asimov's Robot Series),在Asimov的年代科幻小說大都將機器人視作怪物,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但這位走在時代尖端的科幻作家覺得人類不可能製造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機器人,而沒有對他們設下一定的規範。因此他在創作創造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
第一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一法則發生衝突;
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法則之下,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
是的,就是2004年Will Smith擔綱的電影機械公敵(I, Robot)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之後跟機器人相關的電影中奉行不逾的圭臬。
不過I will be back的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就沒照者演,也是有不合群的異議份子嘛。